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姚鸿昌

姚鸿昌 暂无评分

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

讲师官网:http://yaohongchang.sougen.com.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姚鸿昌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你活明白了吗?”这是一个永续的人生话题。谁都希望活得明明白白,然而谁都有无数的“不明白”。宇宙之大,无奇不有,给我们探索“明白”留下了数不清的问题;心灵之阔,无边无垠,给我们发现“明白”设置了搬不完的障碍。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明白什么是“明白”;有的人,生命短暂,却明白了什么是“不明白”。 没明白什么是“明白”的人,往往误以为什么都明白,看破红尘中放弃学习,却丢掉了智慧成长的机会;明白了什么是“不明白”的人,却能在发现和探索中找到如何能明白,唤醒自己的心灵中主动学习,于是赢得了再次成长的机会。 面对茫茫的宇宙,我们尽可以站在地球一端自傲,沉醉于人类的尊伟而自幸,却无法摆脱人生的孤独和遗憾。天际无涯,我们所知甚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然而我们却背负了一个沉重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胸。或许,这正是上苍对生命之灵的馈赠。 从点燃人类文明的第一堆篝火,到以雷霆万钧之力推动太空飞船升腾的万丈光焰,只有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人们才对充满魔幻的物质世界有了如此深刻的了解,认识得这样清晰。但对整个宇宙却仍然知之甚少。在远古时代,茅塞顿开的人类祖先曾经深刻地感悟了宇宙大自然和人类自身,通晓了天人合一的法门,创造了“系统思维,阴阳辩证,共生发展”的“易”智慧。如今,随着人类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宇宙全息论和超时空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医的“人是共生体”思想也给今人带来启迪。这让人们对宇宙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发现,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一个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浩瀚宇宙,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生就是一首诗,而心灵才是这首诗的深刻意境。美好人生不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更源于主动学习中的智慧心灵唤醒。 什么是人生哲学?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为什么不可泄露?正如作家王蒙所述:“这是‘绝秘’,这是头破血流的代价换来的一点儿明白。”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岂能用普通的语言述之? 然而,我们总是要问自己的。这叫把自己摆进去,在学习中唤醒自己的智慧心灵。显然,“你活明白了吗?”不是对他人的询问和质疑,而是反躬自问中的觉悟人生,是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的成长选择。 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不是“复归于婴儿”的简单回忆,而是理解人生意义之上的超越;是消化人生苦难和面对人生厄运的自信;是智慧之秋的一种心灵升华;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人生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问问自己:你活明白了吗? 想想孩子:是否正在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 抽出时间:读懂自己的心灵这部书, 抓住机遇:实现人生“四季”成长。 这就是面对人生的一种选择。或许,我们能寻找到幸福人生的起点,并且能从“家”出发,活出我们的人生精彩来。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 读书虽不能使人生变长,却可以让人生变宽; 成长虽不能使幸福速来,却可以让幸福变厚。 学习和成长,能帮助我们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幸福人生道路。于是有了《幸福的起点》一书的策划。 李燕杰老师特别向我推荐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幸福直通车”系列图书,阅后深受启发。在和责任编辑张力红老师认真交流后,决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张力红老师对书稿做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从书名、目录到内容结构都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为本书作序。刘晚成老师日以继夜,认真编辑修改,终于完成了出版前的全部准备工作。我应当特别向他们表示感谢。是她(他)们的辛苦努力,提升了文稿的水平和可读性,并能让本书和读者尽早见面。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各地市委宣传部、社科联、教育局的热情帮助,让我有了与各地市民百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及家长交流的机会。与听众热情的互动交流,丰盈了幸福人生智慧的内涵,于是才有了本书的构思和内容。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认真编辑热情出版本书。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一直关心和帮助着我成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让我直面人生,昂首前进,并支持我从“家”出发,与广大读者和听众交流并向大家学习。
  • 查看详情>> 追根寻源,盘古三圣,三大智慧,奠定人类文化方向; 易道文化,法道文化,德道文化,形成民族植根文化; 敬天畏地,尊道贵德,富家强国,建立人生信念系统; 以道为纲,以法治国,以德育民,成就幸福人生国梦。 美丽中国,幸福人生,从家出发,创造民族复兴国梦, 系统思维,阴阳辩证,共生发展,实现哲学新的革命, 集思广益,智慧整合,互动交流,实现文化教育创新, 以人为本,唤醒心力,成就人生,实现科学技术创新。
  • 查看详情>> 人生有不同的风格,生活有不同的方式。活法不一样,人生也会大不一样。无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还是忙碌中的大人,或是退休后的中老年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人生style.都应当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人生就象一首诗,心灵才是这首诗的深刻意境。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活在最佳状态,活出人生尊严,活得快乐幸福?这是需要对人生这个系统全面把握中实现的。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一局围棋就像一个人漫漫的人生。从布局开始,在人生的棋盘上扎下根基做好准备,为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到了中盘阶段,不仅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还要抵挡对手的进攻。到了收官阶段,不仅要处心积虑,小心翼翼地保持晚节,抵制各种诱惑,而且还要把握人生的全局。 李燕杰教授的《人生九级浪》一书,给走好人生之棋,实现幸福人生带来启迪。 什么是幸福人生?其实,幸福人生是一种文化熏陶中滋养出的能力,是一种人生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成长的人生状态。 李燕杰教授历经人生九级浪,丰富的人生阅历伴随着“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成功之路。生动地诠释了幸福人生的大智慧。 一个能走上幸福人生之路的人,一定有一片沃土滋养着身心,这片沃土就是“家”。家文化环境,能激活我们人生幸福的智慧。“家”就是我们幸福人生的起点。要想获得幸福人生,就要有回“家”的智慧。 李燕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清华大学师承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母亲是北平女子学院的大学生。家父的影响:博学,要有博学之志;家母的影响:博爱,要有博爱之心。 李燕杰三四岁就能在家馆中听父亲讲课。从小就接触了易经。家父的好友们不断造访,交谈,让李燕杰从小懂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于人交,久而敬之”。正是这种家文化的滋养,为李燕杰的人生发展奠定了人格基础,于是有了李燕杰教授历经人生风雨(九级浪),而走上幸福人生道路的过程。 春木有“根”植根有“师”,夏火有“情”燃情有“家”,秋金有“慧”增慧有“悟”,冬水有“福”享福有“心” 在播种智慧的春天,李燕杰正是在父母及老师为其做“高人”和导师中奠定了一生幸福的人格基础。在人生之夏天,创建了一个夫妻和睦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融入时代环境为方向的“家文化”氛围,才有了他人生杰出发展的状态。人生之秋的感悟,让他在与祖国命运同行中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青年人的人生导师。如今,他正在乐行、乐思、乐学中实践着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快乐工作的幸福人生过程。为世人的人生成长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人生中都有鲜花,那不过是天地一时的厚爱,花开都有花落,花开的时候,个个艳丽多彩,花落的时候却浑然不同。有的把枯萎送予秋风,流逝于萧瑟,有的则结出一片秋实,藏匿于严冬,等待春天的再来。李燕杰的人生九级浪,正如一束秋实,诠释了把握人生命运的大智慧,为人们走上幸福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 问问自己,你活明白了吗? 想想童年,是否曾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 抽出时间,读懂人生四部书 抓住机遇,实现人生四次成长。 这就是幸福人生的的选择。
  • 查看详情>> 我是一位从事自然科学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十年前的一次巧遇,让我有幸福认识李燕杰教授,而我的人生轨迹也在此后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从一位性格有些内向,只爱钻研书本知识和具体技术方法的科技人员变成了一位关注人生科学,走进文化教育领域的文化传播者和演讲者。 在十年前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论坛上,我有幸见到了李燕杰教授。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听说有李燕杰到场,心情都非常激动,毕竟他是一位共和国著名的演讲家,许多岁数大的人都是听着他的演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李燕杰教授出场演讲时,会场上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不带讲稿不喝水,语言流畅如诗如画,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振奋。 我作为大会发言人之一,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会后李燕杰教授鼓励我说,你可以写一本书,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感悟,我亲自给你作序言。此后,就有了我的一本本拙作的出版,李燕杰教授连续为我的三本新书作了序言。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在《你活明白了吗》一书出版前,正值李燕杰教授重病住院。他是在病榻中忍受着病痛完成了这份序言的。 为了帮助我这位学生更快成长,他努力创造机会让我和他有机会同台演讲,经常让我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还在他的文章中鼓励道: “鸿昌先生是我的好友,相识以来,由于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所以彼此之间如师如友,亦师亦友。他一贯倡导最具竞争力的教育━━智慧教育。这一点与我不谋而合。他的演讲与教学能启迪心灵,唤醒智慧。他强调,‘人生其实就是一首诗,而心灵才是这首诗的深刻意境’。‘美好人生不仅源于我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更源于主动学习中的智慧心灵唤醒’。他的文章文字清晰,如诗如画,其中许多内容都能引人入胜,并从中受到启迪。”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有幸走进全国各地的文化讲坛演讲先进文化并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有了一本本新书的出版,于是有了“家道文化与幸福人生”智慧的探讨与研究,并撰写出新书《幸福的起点》,并被李燕杰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演讲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李燕杰教授并不是天生的演讲家,头一次演讲时的窘相竟然让他期盼突然停电。然而当他把演讲作为一门艺术去实践时,奇迹发生了。他成了演讲界的“第一”。没有人能像他那样走过世界上八百多个城市去演讲;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在世界这个“地球村”上演讲了六千多场…… 他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虚实结合、气场强大;聆听着既有深刻理论内涵,又贴近百姓实际生活的精彩报告,唤醒的是一种有理念的激情,震撼的是一种有激情的生活,让人享受的是一种有生活的理念。 一堂课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正是聆听李燕杰教授的演讲,与他面对面的交谈,让我懂得了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伴行。继承传统文化需要“集大成而得智慧”的“龙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植根”文化,离不开从“家”出发的“家文化与人生成功智慧”。 李燕杰教授不仅是一位演讲大师,更是一位人生科学大师。因为他的人生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有长度、有久度。从他身上,让他们感悟到,发展人生“六度”能让人活出幸福人生来。他用有别于别人的特殊人生标识,树立起他的“唯一”形象,成为用智慧启迪人们心灵的先行者和领路人。 人生要有高度,没有高度,难有大视野。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个高度就是哲学的高度。 人生要有深度,没有深度,难有大能量。油井钻得深,喷劲才大,动力才足。这种深度就是心学的深度。 人生要有宽度,没有宽度,难有大格局。因为发展得宽,才可以使生活美。 人生要有广度,没有广度,难有大智慧。因为学得广,才能博学多慧,才可以创意多,创新发展。 人生要有长度,没有长度,难有大价值。只有人生活得长,经历多而又能反思的人,才可能见识更多。 人生要有久度,没有久度,难有大意义。人生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经得起历史考验。 李燕杰正是用他的人生“六度”,诠释了从“家”出发的幸福人生,也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人成长。祝《不是第一就是唯一》一书,能成就更多人走上人生成功和人生幸福之路。
  • 查看详情>> 三、家庭文化──为幸福人生增厚底蕴 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有“家”。是“家”这所“学校”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因些,“家”就是一所传承文明和智慧的学校。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大批专业化工作需要专业化人才去承担,于是集中学习科学知识的学校应运而生,其实,它不过是“家”学校在专业化知识学习方面的延伸和细化。但是“家庭”这个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处,如何创新的学校的责任却一直没有中断。一个没“家教”的人,一个没有“家文化”底蕴的人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很难造福人类,也不会有人生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显然,家道文化是帮助人走向幸福人生的环境氛围。人是环境的产物,存在决定意识,创建和谐的家道文化环境,是引导一家人走向幸福人生之路的关键。钱学森之所以走向杰出发展,获得比其他人更精彩的幸福人生,除了他的父母为他创造了一个互动成长的早期教育环境外,他与蒋英结为夫妻,创建了一个夫妻和谐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融入时代环境为方向的和谐家庭氛围也是钱学森及其家人能享受到人生幸福的重要原因。钱学森把这种家道文化“放大”到国家和社会,形成了具有祖国情怀的“大家”。正是这个“大家”,让钱学森的幸福人生之路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社会意义。他在学习化生存中享受着学习快乐,实现了不断成长,可持续发展;他在智慧化生活中活在了最佳的人生状态,活出了人生的尊严,活出了幸福人生;他在利他服务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这说明,家道文化是一个人的植根文化,家庭成员的辩证共生,互动成长,和谐发展是造就一家人幸福人生的源泉。 1947年7月,钱学森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生教授后不久,得知父亲钱均夫患病,需要进行胃部大手术,于是决定回国探亲。 这是钱学森到美国12年后第一次回国。 这次回国探亲,虽然对蒋介石政府甚为失望,但获得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与青梅竹马的女歌唱家蒋英结婚了。 钱家与蒋家为世交。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在北京教育部工作,两家家眷都住北京,交往密切。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先后担任过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等职。他与妻子蒋左梅共有五个女儿,人称“五朵金花”。而钱均夫只有钱学森一子,因此,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非常羡慕蒋家花枝招展的女儿,恳求将其中一个过继给钱家作女儿。蒋百里欣然答应。于是老三蒋英就成了钱家养女。但是蒋英过来后不太适应钱家生活,感到很孤单,蒋家也后悔了,于是要求把女儿接回来,钱家也同意蒋英回去,但章兰娟对蒋英母亲说:“孩子还给你了,但有个条件,将来长大了要给我当儿媳。那时蒋英还小,根本不懂这些事,而钱学森又去了美国留学,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见面。 这次钱学森回国,竟把这份姻缘给续上了。 蒋英比钱学森小8岁,自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她是将门之女,虽为娇生,却没惯养。蒋百里为了养成女儿们自强的性格,从小就教她们骑马、游泳、培养战胜困难,临危不惧的精神。这使蒋英一生特别受益。但蒋英更喜欢的还是音乐,在上海中西女塾就读时,就学习弹琴,走上了音乐之路。她具有歌唱天赋,蒋百里就“择其性之所近而辅导之”。 1936年,蒋百里受蒋介石委派,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名义,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这次出访,蒋百里不仅偕夫人同行,还带上了三女儿蒋英,五女儿蒋和,送她们到国外读书。在途经德国柏林时,蒋百里把两个女儿留下来,送入贵族学校学习。不久,蒋英考上了国立柏林音乐大学声学系,师从海尔曼.怀森堡,学习西洋美声唱法。之后,蒋百里夫妇又到美国考察,专门前往洛杉矶,到加州理工学院看望了钱学森,还特意把蒋英的一张照片送给了钱学森。这似乎暗示,希望钱学森将来成为他们的女婿。 在柏林音乐大学,蒋英除了学习声乐外,还选修钢琴、小提琴。她下决心要学出个样子,不丢中国人的脸。 战争爆发后,蒋英离开德国到了中立国瑞士继续学习声乐。为了学好艺术歌曲和歌剧,蒋英还阅读了大量欧洲古典文学名著,打下了丰厚的文学基础。1944年,还未毕业的蒋英初次在国际音乐节演唱。她歌声甜美,音域宽广,被历史悠久的德律风根唱片公司看中,成为签约歌手。 1946年,蒋英回到中国。1947年5月31日,她在上海著名的兰心大戏院举行了一场独唱音乐会,深受好评。一个月后,钱学森也回到了上海。仿佛是上帝的安排,两位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再次相聚。正是天赐良缘,科学家与艺术家的两情相悦,何况还有幼时的渊源,让两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他们结婚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崭露头角的音乐家联姻,一时在上海传为美谈。钱学森找到了心仪一生的妻子,蒋英找到了可以托付终生的伴侣。他们一起到了美国,钱学森送给妻子的礼物是一架钢琴。 新婚后的钱学森变了,按照冯.卡门的回忆:“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他们除了看书,业余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他们都喜欢哲理性强的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经常一起听音乐,看美展。蒋英幸福地说:“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的他都喜欢。” 有了女主人,钱学森就可以在家里招待同事和朋友了。这时候,钱学森常常亲自下厨,蒋英负责招待。他们生活得非常有乐趣。不久,他们有了孩子,取名钱永刚。 婚姻并不单单是两个生理生命结合造就出新的生理生命,也是双方性格互相包容与文化互相渗透中的情感智慧升华过程。钱学森与蒋英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性的重新唤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智慧融合,造就的是更长,更丰富的智慧生命。后来的人生旅程证明。他们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状态和过程,正是他们幸福人生的生动写照。而家庭文化,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增厚了底蕴,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深深的启迪。也正是这种家庭文化的融合,不仅使钱学森在科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学上做出了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大成智慧学就是这种文化融合的点精之笔。
  • 查看详情>>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提出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钱老留下的一个重要的遗言。钱老本人为什么会成为杰出人才?他的人生路上有哪些启示?他为什么要说这段话?我们今天又需要进行哪些思考和改革呢?当我们沿着钱学森成长足迹追根寻源时,我们发现,钱学森已经用自身成长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钱学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在和谐的家道文化滋养中成长起来的人生大成功者,其“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状态,其人生之春夏秋冬“四季”都成长的过程,诠释了他的成才智慧和杰出发展,成就辉煌事业之路。大成智慧学正是造就杰出人才,成就辉煌事业的大学问,钱学森的杰出发展和人生大成功智慧为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思路和方法。正是:春夏秋冬家园美,幸福人生四季歌,杰出发展有思路,成就辉煌有道路。 一、智慧早教━━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谈到早期教育,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早期知识教育,而钱学森早期接受的却是智慧早教。正是智慧的早期教育,激活了钱学森的生存生活智慧,情感情趣智慧,心性意志智慧,为钱学森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础。智慧早教的核心理念是“创境”和“唤醒”:创建一个和谐的家道文化环境,唤醒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人的智慧心灵,实现系统思维中的辩证共生发展。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生于1888年,大家闰秀,性格温柔,外事谦恭。她的这些优良品质对幼年的钱学森有着重要影响。她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每逢带着钱学森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这让钱学森幼小的心灵受到感染,激活了情感智慧和爱心,也向母亲那样去施爱。 章兰娟喜欢荷花,在自家院子的大鱼缸里养了几朵荷花。荷花在百花中出污泥而不染,素有清雅清高之美。养花识情趣,章兰娟的内心情感和情趣也伴随着荷花之美影响着钱学森,唤醒了钱学森的情趣情操智慧。章兰娟喜爱中国古典诗词,带着钱学森读诗作画,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培育出仪态大方、文儒清雅的艺术情怀和爱学习惯。章兰娟还颇有数学天赋,心算很快,用趣味数学的方法和钱学森做心算游戏,寓教于乐,使钱学森从小爱上了数学。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在教育部供职,虽然很忙,却不忘钱学森的健康成长。他没有象其他家庭那样只让儿子在私塾里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而是把儿子送进蒙养园学习。蒙养园是中国向西方学习而引进的先进教育模式。钱学森能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环境中实现成长,对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什么钱学森能在后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有传统的家道文化智慧支撑,又有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功底使然。于是有了“美国梦”与“中国家”(家道文化)的思路和理念。今天,我们也有不少学子作着“美国梦”去留学,但是往往由于缺乏中国“家文化”的智慧支撑。“美国梦”常常成为泡影。 钱均夫注重钱学森对读书的兴趣,他的书房里藏书颇多,他鼓励儿子去他的书房翻阅。5岁时,钱学森翻看了一本《水浒传》,尽管幼小的钱学森看不懂这本书的真正内在含意,却对书中的梁山好汉非常神往。他天真地问父亲:“英雄好汉真的是天上的星星下凡吗?”钱均夫告诉他说,那只是传说,只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你也能成为英雄好汉。众多书籍中的精彩故事和广博知识,帮助幼小的钱学森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世界,此后,读书成为他一生的最大爱好。 钱均夫还非常注重培养钱学森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是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闲时之余,钱均夫带着钱学森去郊游,躺在山坡上,闻着花草树木的阵阵清香,听着小河溪水的潺潺流淌,看着蓝天上大鹏展翅飞翔,钱学森享受的是与大自然和谐相融,诗意栖居的情趣和情感。他对父亲说,我要是大鹏多好啊,也能飞上天。这正是钱学森最早形成的航天情结。 正是:爱心是成人者之慧,爱好是成才者之神,爱学是成就者之师。钱学森所接受的智慧早教唤醒了爱心、爱好、爱学智慧,成为有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的人,这为他一生幸福奠定了牢固的人文基础。 然而,我们今天有多少孩子在远离大自然,远离生存生活智慧,远离读书情趣,被关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的豪华“框架”中苦苦学习着功课,追求着一次一次的高分数,期望赢在“起跑线”上,迎接着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的成功,成为不爱学习又不得不苦苦学习的高分(或低分)学子。他们真得能得到未来的幸福人生吗? 一位天天听着父母告诫“你什么都不要管,只要把功课学好就行了”了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他最终以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他以为他成功了,他的妈妈也以为他成功了,他的未来能不幸福吗?然而当这个孩子毕业后,却五年找不到工作。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喝农药自杀了。尽管他在知识上赢在了起跑线上,又是一位优秀的学业成功者,却在渴望和等待幸福中失去了美好人生。我们发现,他虽然有学历却缺乏成长力;他虽然有文化(知识)却缺乏文化力;他虽然有生命却缺乏生命力。 显然,只有智慧早教才是造就未来幸福人生的源泉。因为它能激活人的生存生活智慧,情感情趣智慧,心性意志智慧,让人变得有爱心,有爱好,又爱学,能用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智慧面对人生,走向超越功利化学业成功、职业成功的人生大成功。钱学森正是在父母为之创造的家文化环境中,唤醒了智慧心灵,成为主动学习,主动成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融,有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信念的智慧学子。这不仅让他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而且在享受学习快乐中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生道路。这也为他的一生幸福奠定了牢固的人格基础。 二、人生导师──为幸福人生指明方向 易经有卦词:“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人生成长过程中,如能有引导人生的“大人”、“高人”指点,人生就易于出精彩,创辉煌。 人生成长过程中除了需要专业学科知识丰厚的老师解惑答疑,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有人生“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也免不了好人误解,小人刺激甚至仇人发难。人生导师则是人生不同成长阶段的“高人”和启蒙老师。他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大视野观察和大环境思维中形成有远见卓识的人生发展思路和方法,可以审时度势,及时督促、引导人生实现和谐发展,少走弯路。人生成长过程中如果能遇上好的人生导师,人生将会与众不同。显然,人生导师不同于教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他更多的是引导人生发展,激励人走向与众不同的杰出发展之路。他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比自己更优秀的杰出人才。 钱学森一生中遇到了许多位“高人”为他做人生导师。 钱学森的第一位人生导师非其父母莫属。母亲章兰娟“做”的教育比“说”的教育更彰显“高人”智慧,“做”的教育可以通过影响的力量引导孩子在仿效中培养爱心、爱好、爱学,使孩子成为主动成长的人;“说”的教育却容易误导孩子成为被动听命做事,甚至口是心非的人。而钱学森父亲创造机会让儿子融入大自然并引导孩子建立信念和目标,并在引发孩子学习兴趣中提升孩子学习力的智慧也不失为“高人”智慧。而在钱学森面临人生选择时,钱均夫总是尊重儿子,并引导儿子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钱学森高中毕业后,尽管母亲章兰娟希望儿子子承父业,考师范大学,毕业后当老师,但是钱均夫却把选择权交给了儿子。钱学森最终选择实业救国,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但是今天,我们有不少家长,误以为自己水平比孩子高,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教育”(说教)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动不动唠叨、指责、打骂。其实,正是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孩子不如自己水平高的偏见和误读,把孩子“教育”成不爱学习,又不得不被动学习的高分(或低分)学子。孩子在父母“做”的影响中,也学会了像自己父母一样讨厌他人,埋怨他人,打骂他人,放弃自己主动成长。有些家长,不仅包办孩子的升学选择,工作选择,还包办孩子的婚姻选择。孩子在他们的卵翼下渐渐成了没有生存生活能力,情感情趣智慧,心性意志智慧的窝囊人,离幸福越来越远。孩子如果在人生之初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这样的人,会给一生幸福埋下阴影,带来难堪。 钱学森的第二位人生导师要算他的小学班主任于士俭了。这位老师的过人之处是引导孩子们广泛求知,用书写艺术升华人生。 钱学森在回忆这位老师时说:“于士俭老师教我们书法课。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颜真清、柳公权、欧阳修等人的字帖临写。于老师如果看学生写得不太好,就坐下来,照着字帖临写一个字,一笔一画地教。他写什么体的字,就极像什么体的字,书法非常好,使你不得不喜欢上书法艺术。” 钱学森手写的文稿,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书写端正,字体清秀,就是从小打下的基础。于士俭老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看似简单的写字当作美的艺术去让学生享受。钱学森在享受书法美中度过了他的美丽人生。 正是包括班主任于士俭、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国画大师)这样的有人生智慧的“高人”引导,钱学森有了一个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的童年。 钱学森不仅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纸飞机也飞得最远,飞行时间最长。同学们都感到奇怪,仔细一看,才发现钱学森做的纸飞机,棱角分明,头部还夹着一个小小的铅笔芯。对于他的多方面爱好和兴趣,家人和老师都不担心会影响学业功课,而是理解、赏识、帮助、引导,为他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兴趣和爱好快乐表演,幸福成长。 今天,我们有不少家长和老师误以为功课和分数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孩子考出好分,不惜牺牲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在说教、指责、挑剔、打骂中苦学知识。使孩子从小变成了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的“书呆子”。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有一位小学生爱折叠纸飞机。他把纸飞机摆了一桌,快乐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父母看见后,气不打一处来地上去就把纸飞机撕了个粉碎。还大声喊叫:“再不好好学习功课,你这辈子就完啦!”孩子在这位父母的误导下,除了苦学功课,什么特长和爱好也没有,整天感到郁闷和无聊,哪有幸福可言。到了初中后,不仅学习兴趣不高,还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父母的嚷叫和打骂换来的只是逆反和顶撞。而家长在五大三粗的孩子面前,也只是无奈和叹息,成了自己不快乐,也不让孩子快乐,自己享受不到幸福,也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人。 钱学森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后遇到了一个“高人”群体为之作人生导师。按照钱学森的回忆,对他影响深刻的17个人中,北师大附中就有7位。 校长林砺儒在学校实行教育改革,营造了民主、开拓、自学、创新,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培养出极好的校风和学风。林校长制定了一套以启发学生兴趣和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考试前,向学生宣布:“考试重视你们对知识的理解,只要真正理解了,就给分,不要求死记硬背。钱学森在学校和谐环境的熏陶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了读书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考试的道理。当时北师大附中的功课十分繁重,同学们却没有受不了的感觉,下了课可以开心地玩,踢上一场足球,天不黑不回家,考试前没人“开夜车”,考试成绩都能拿到七八十分。同学们关注的不是高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知识的含金量。钱学森说:“同学们都认为,明天要考试,今天要备考,那是没出息的,要考就要不做准备地考,那才是真本事。钱学森也是这样,除了正课,他还选修了大学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无机化学、德语、伦理学等十几门课程。高中毕业时,他实际上已经达到大学二年级水平。如此繁重的课程,钱学森及其同学们却没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能考出好成绩,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林校长的育人方式。 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状况,学校、老师和家长或许都能从钱学森成长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几何老师傅仲孙的几何课上得好。他的推理过程让同学们享受到严谨精确的科学思维过程,使包括钱学森在内的同学们爱上了几何,提升了科学素养。老师一句话深刻地记忆在钱学森脑海中:“我讲的道理是全推理,得出的道理,不但在教室里如此,在全中国也是如此,不但在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就是到了火星上,也是如此。”正是这位老师的引导,钱学森形成了严谨的科学作风,任何科学结论都出自一步步严谨的推理过程而得出。在交通大学上学期间,钱学森的一份热工实验报告竟长达100多页,完整、详尽地记录了他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细节,并且有不少创见,且书写整洁,作图清晰。热工实验老师陈石英看后大为惊叹,给了100分满分。这份实验报告也成为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历史上最佳的学生实验报告。 面对今天有些人为了通过考试,通过职称和业绩考核,放弃严谨的推导论证过程,对试验报告和研究论文中的数据任意修改,远离真实过程,出现论文造假的情形,应引起我们反思。 化学老师杨鹤清带领学生尽量多做试验,由于教育经费少,仪器设备不全,他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制试验器材。提升了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的能力。比如冬天糊窗户用的“高丽纸”代替实验滤纸等。这种从学生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影响着人生的发展。钱学森在国家经济困难时,带领科技人员成功放飞“两弹一星”,其中就开创性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因陋就简,材尽其用的精神。 如今,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经费似乎越来越多,我们的预算水平也越来越高,为了一个个成功和业绩,我们不惜代价,花了许多钱,却没有把事办好,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和财富,也腐蚀了人的思想。当一个个留下隐患的工程在浪费中完成时,不仅影响了他人的幸福人生,也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扭曲。 在北师大附中,教矿物学的李士博老师、教生物的俞君适老师、教国文的董鲁安老师等都是对钱学森幸福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这些当年的人生导师,后来也都成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知名教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对钱学森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生导师外,钱学森当年心中的成长偶像是爱因斯坦、列宁、鲁迅和詹天佑。读他们的书,对钱学森人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走他们的路,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化救国,让钱学森明确了人生方向和目标。 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期间遇到了两位“高人”为之作人生导师。一位是著名的热力工程专家陈石英。钱学森对待工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应得益于他的影响和指导。另一位是电机工程教师钟兆琳。钱学森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素质得益于他的影响和指导。 1934年暑假期间,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学”公费生。这一年,清华大学总共招收了20名留学生,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学生角逐,竞争十分激烈。钱学森的考试成绩并不优异,特别是数学还不及格。然而,一位“伯乐”发现了钱学森。他就是著名科学家,时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他从钱学森“航空工程”这门课程考试中得了87分的高分中发现了钱学森的特长和潜力,认为钱学森是个天才人物,破格录取了他。随后安排王助、钱昌祚、王士倬三位教授组成导师组对钱学森进行出国留学指导,安排钱学森在多个城市实习,并亲自指导。显然这三位人生导师对钱学森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钱学森一直不忘师恩。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助、钱昌祚去了台湾,只有王士倬留了下来。但是由于他担任过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和航空工业局副局长,他被视为“旧官僚”而受到冷遇。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在一次会议上讲述了这位当年导师王士倬的一句话:“一个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必须对社会做出更加实际的贡献;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必然是改变社会现象的有力因素。”不久,经钱学森举荐,王士倬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钱学森在美国仅用一年时间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这个消息从大洋彼岸传到家中,全家高兴,以此为荣。然而航空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实习。在安排实习时,钱学森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歧视,不允许他这个外国人进入现场实习。这对钱学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他向校方提出了抗议,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你可以不学,回到中国去。学业未成,何以回国?愤怒的钱学森决定离开麻省理工学院。 于是,钱学森遇到了又一位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生导师━━冯.卡门。 1936年10月,从波士顿前往洛杉矶。他要去见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规模不大,却名声很大,聚集了不少精英,27名教授和校友共获得28次诺贝尔奖。冯.卡门是空气动力学的顶尖人物。钱学森这次见他,没有任何导师推荐,而是毛遂自荐。然而正是这次见面,创造了历史机遇。冯.卡门成为钱学森人生发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生导师,而钱学森也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科研合作人。钱学森站在巨人肩膀上创造了超越巨人的更大奇迹。 冯.卡门曾经这样问学生:“你们100分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全部题目答得都非常准确。” 冯.卡门却说:“我的标准跟你们不一样,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假如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而且有自己的创新观点,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错了,而另一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比后者高得多。” 这正是科学家要具备的创新素质。钱学森明白,要想跑在前面,就必须想别人没有想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的话,做得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于是,钱学森不仅听冯.卡门讲的空气动力学课程,还经常去物理系、生物系统听课,掌握物理学、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在融会贯通中走向了杰出发展的道路。 20世纪30年代,老式螺旋桨飞机正向喷气式飞机发展。飞机速度接近甚至超过音速,此时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开始产生作用,致使飞行阻力急速增加。飞机机翼出现抖动,甚至使飞机突然丧失攀升力,急速坠落。这一现象,在航空学上称为“音障”。突破“音障”成为当时的科学难题。冯.卡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钱学森。经过两年努力,钱学森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采用来流状态处的切线作为近似,得到了亚音速气流中空气压缩性对翼型压强分布的修正公式。这就是著名的“卡门-钱近似”。这个公式公开发表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被广泛用于飞机翼型设计。钱学森由此在世界航空界声名鹊起。 正是由于钱学森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了一位位人生导师“高人”指点,才使钱学森把握住人生方向,走出了杰出发展的道路,也让他在享受学习快乐、享受工作快乐、享受科研创新快乐中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人生。如果说人生之初的“高人”对钱学森成长是个早期机遇的话,那么,钱学森奠定人格基础后的主动学习和成长,是他有可能遇到更多“高人”的重要条件。在清华“庚款留学”公费生考试中,按照各科考试成绩标准要求,钱学森将丧失机会。然而他对航空工程的特殊爱好和偏科成绩,让叶企孙这位“伯乐”发现了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有一项特别痴迷的爱好变为特长和能力,也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然而,今天,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除了能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会考试外,几乎没有什么特长和爱好,一旦有了空闲,除了无聊就是郁闷。他们很难被“高人”发现。 钱学森能获得冯.卡门这样的人生导师指导应得益于钱学森主动的毛遂自荐。一个敢于毛遂自荐的人不应当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而是有综合实力,有创新精神,有幸福人生体验的主动成长者,共生发展者,热爱人生者。钱学森正是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养成了关心全局和未来,追求人生成功的做人习惯;从我做起,积极主动的创新做事习惯;感恩道谢,利人利己的相处习惯;集思广益,智慧整合的创新习惯,为他的人生创造了更多的“高人”指点机会,走上了杰出发展,幸福发展的人生大成功之路。
  • 查看详情>> 穿过晚霞映红的北国神空,跨跃过一道道秀丽的山川美河,飞机盘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空。俯视着莫日格勒河九曲十八湾奇景,草原美城的它乡异美在心中频闪、飘荡。一座独具艺术魅力的草原生态城市展现在面前。我们终于融化在绿色草原迷人的仙境之中。 飞机一降落,我就迫不急待地发出了短信:“到家了!”这是事先与家人的约定:一到机场就立刻报个平安。家人的回复是“圆梦”。无论是父母大人还是儿女外孙,都企盼有一天能和我们一起圆一个梦——到草原上为心灵安个“家”。 没想到短信刚一发出,立刻就收到了回复。看来儿女们都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一键击活。 这次到呼伦贝尔来不仅仅是讲学,也是一次向大草原人学习的心灵之旅。 是啊,久在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待惯了的人,如果能到大草原上放眼望一望,让心飞翔,能和草原上的人聊一聊,让心欢唱,那是多么惬意啊! 刚刚走出机场大厅,就见到两位领导微笑着迎了上来。我真没想到张主任亲自驾车前来迎接,同来迎接的是一位颇具草原性格的的壮小伙儿━━晓东。“姚老师,我们是来接您的,欢迎您来大草原!”张主任爽朗而富于情感的话语,打破了初次相见的陌生。我们很快聊了起来。汽车上的音响播放起了草原上最动听最豪放的歌曲,这一路美景一路歌,竟让我们旅途的疲劳消失得无影无踪。 飞机由于天气原因晚点了。张主任和晓东一直在机场等候。直到把我们接到宾馆,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在两位草原“家人”的热情陪伴下,我们享受了草原最丰盛的美餐。 第二天清晨,天还不太亮,我就早早醒来,开启笔记本电脑,打开文件,再次浏览和检查一遍课件。这次是应草原人邀请,前来《和谐大讲堂》交流学习的。我将以“家道文化与幸福人生”为题和呼伦贝尔市民及当地武警(森警)官兵讨论家庭文化和人生成长问题。 早就听说呼伦贝尔的《和谐大讲堂》办得好。早就知道呼伦贝尔人热情好客。能有机会到呼伦贝尔来学习,来交流,既是机遇,又是缘分。这是一次心灵之旅,无论是张主任和晓东,还是随后相识的图雅部长、韩主任、梁主任、韦华部长,或是正在组织开展书香文化建设的张局长、魏局长,都以他(她)们独具智慧魅力的文化形象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草原唤醒了一种有理念的激情,震憾起一种有激情的生活,并享受到一种有生活的理念。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具有和谐文化魅力的草原人伴行中实现了一次心灵之旅和智慧成长,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心灵之车盛如轿,幸福之人缘相随, 山水之景风雅伴,人生之家情谊深。 我们都是有缘人,在享受心灵之家的文化滋养中成为共同发展人生幸福的“家人”。 ●人生要有高度。没有高度,难有大视野。站得高,才会看得远。这个高度就是哲学的高度。发展人生的高度就要做人生的思考和追问。问问自己:我是谁?为什么活?如何活?这是发展人生高度的起点。 幸福人生其实是一种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状态,需要和谐的家道文化支撑。于是有了《家道文化与幸福人生》的思考和讨论。 ●人生要有深度。没有深度,难有大的正能量。井钻得深,喷劲才足。这个深度就是心学的深度。如何把“欲望我”升华为“道德我”、“智慧我”、“意志我”,这是需要爱的智慧引领的。因为爱心是成人者之慧,爱好是成才者之神,爱学是成就者之师。 ●人生要有宽度。没有宽度,难有大格局。学得宽,生活才美。这个宽度就是美学的宽度。人生发展要“求美”。 人类追求美的过程,其实正是一个发展人生宽度的过程,也是通过提升人的情趣智慧、情感智慧、情操智慧而让人活在最佳状态,活出人的尊严,活出幸福人生的过程。 ●人生要有广度。没有广度,难有大智慧。学得广,创意才多。这个广度就是科学的广度。人生发展要“求真”。这是一个通过博学而知己、知人、知境的过程。 生态和谐、关系和谐、身心和谐,离不开科学发展,提升人生广度的过程就是促进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人生要有长度。没有长度,难有大价值。活得长,见识才广。这个长度,就是文学的长度。人是有文化的生灵,是发展文明的使者,需要通过学习而让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伴行。这就需要乐行、乐思、乐学。 乐行需要生态养生,乐思需要文化共生,乐学需要关爱人生。乐行、乐学、乐思能发展人生的长度。 ●人生要有久度。没有久度,难有大的意义。经得久,意义才大。这个久度就是史学的久度。以史为鉴、以时代环境为据,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自己所作所为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人生成功是一种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状态和过程。引导人生实现超越功利化学业成功、职业成功的人生大成功,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也是对子孙后代幸福人生的负责。 大讲堂倡导的和谐文化彰显呼伦贝尔的草原特色,政府机关的书香文化(国税)建设独具艺术魅力。有幸与干部员工一起讨论“家文化与人生成功”这个话题,让我感受到书香文化的温馨。领导和员工的共生发展,互动成长智慧感染着到场的每一个人。 在呼伦贝尔“家人”的陪伴下,我们有幸走进草原去感受。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顿时有一种心灵开放的快感。其实,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一个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广阔大自然,一个就是我们的心灵世界。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就有多大。草原给我们一种大视野观察的机会,我们也便获得了一种大环境思维的意识。 是啊!我们一直都在寻觅,哪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脱离开城市的喧嚣和吵闹,把我们融入绿色心情与快乐成长的大视野环境时,我们好象回归了自然。人类的童年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度过的黄金年华,用神话编织的梦在探索智慧中升华,我们好象回到了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的自然状态。这里是善待生命的起点,这里是造就一生幸福的源泉。 清晨,晨光熹微,草地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天渐渐地亮起来了,云层洒上了金辉,东方一片红彤彤。 草原上的马,徜徉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在山坡上一字儿排开,伴随着太阳渐渐升起,马儿撒欢地跑起来,嘶鸣着、追逐着,扬起一团团烟尘。 沿着宽阔的草原快速路前行,驻足在达赉湖边向远处眺望,钻进樟子松林呼吸着浓郁林香的空气,一座独具艺术魅力的城乡景观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具有“家文化”温馨的和谐城市,这是一片生态和谐的沃土。从一个个城市标志性建筑和草原蒙古包中,我们发现了其中所凝结体现的呼伦贝尔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草原文化与城乡建设艺术完美的结合。 一座城市的主题文化,是这个城市独具艺术魅力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文化竞争力突出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并以纵横交错的系统框架形式贯穿于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闻等事业的发展之中,成为城市的重要智慧资源,滋养着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当这座城市卓尔不凡,魅力超群的文化形象矗立于世界之林时,其独具环境艺术魅力的生态形象就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整个世界的生态和谐、关系和谐、身心和谐。呼伦贝尔厚重的草原文化气象,展现出鲜明的时代风采。成为草原上升起的不落的太阳。 在呼伦贝尔《和谐大讲堂》,我获得了向呼伦贝尔人学习,和呼伦贝尔人一起成长的机会。在市中心的大礼堂,近千名市民、武警官兵、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充满了整个会场,个个面带微笑,迎接着我这远道而来的“家人”。我发现,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呼伦贝尔市民正在实现着和谐发展。人们坚信,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政府干部和市民的文化竞争力才是根本。交流过程中,现场互动的热烈场面让我感动。我发现,呼伦贝尔人在学习和创新上走在了前面。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学会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干部和城市市民的新文化理念。让心灵有个家,实现人生春夏秋冬四次成长,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正是:有家的感觉真好!有梦的日子真甜! 呼伦贝尔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天地,是一方风起云涌的大舞台。透过花朵的簇拥和林草的掩映,呼伦贝尔一路烟雨一路豪情成长着、发展着。整个草原美城建设秉承舒展、生态、宜居、和谐的主旨,鲜明再现出地域特色、民族风貌,草原文化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的和谐。 草原并不遥远,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节奏的加快和创业环境的改善,呼伦贝尔已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广阔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驻足,在这里安家。让心灵在草原上安个家成了大家的心愿。 草原风光独具魅力,但最让我心醉的是呼伦贝尔的环境和谐艺术魅力,让生态和谐、关系和谐、身心和谐成为现实。茫茫草原,深深林海、蓝天白云,在动人的阳光关照下构成一幅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那简直是仙境,使人终生留恋忘返。 车徐徐开动,心恋恋不舍,草原风光依稀可见!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亲身的体验,骑上草原上的千里马,驰骋于兰天白云下,驾驶着有“家人”陪伴的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唤醒的是有理念的激情,震憾的是有激情的生活,享受的是有生活的理念。 飞机就要起飞了,我发出了短信,向呼伦贝尔人致谢。谢谢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指导,谢谢陆部长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热情关照和服务。我带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带走了呼伦贝尔人的甜美情意,带走了各民族家人的诚心祝福,带走了呼伦贝尔的新思路和新观念 飞机起飞了,家人与我同机相乘,我们共同俯视着山峦起伏的大地,用共同感受和理解快乐交谈,谈成长、谈发展、谈明天。我们要让心灵在草原安个家。 我热爱草原,热爱蓝天,热爱幸福的生活。望着茫茫草原,原野延伸处,天地合一地,是我们终生追求的永远,永远追求的天地人相依。
  • 查看详情>> 前不久,来自全国部分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医学界、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4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来到平山西柏波,并在白鹿温泉召开文化教育论坛,弘扬天地正气,演讲先进文化。一位83岁老人的演讲及他的两部新书《不是第一就是唯一》和《人生九级浪》引起了人们特别关注。他就是著名演讲家、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用一双智慧、宽容、慈祥并充满活力与爱心的眼睛注视着华夏大地。他是一位旅行家,曾去过世界上八百多个城市。他是一位诗人,写下诗歌三千多首。他是一位书法家,写下了两万多幅作品。他是一位收藏家,收藏了三万五千多册图书。他是一位作家,著书稿上千万字,其中《塑造美的心灵》一书发行了一千多万册。他是一位演讲家,在“地球村”演讲了六千余场,被称为共和国四大演讲家之一。如今他的新书《人生九级浪》《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听过他演讲的人,无不为他的睿智、远见、卓越口才和平易近人所折服。许多人正是在聆听了他的课程后,唤醒了自己的智慧心灵,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走上了幸福人生道路。 一位市长说,当年听过一次李燕杰的演讲,激励了他整整二十年,并且至今仍然激励着他。 许多年轻人把他称为“点燃心灵之火的人”。许多家长称他为“良师益友”。教育界称他为“教育艺术家”…… 我认识李燕杰教授是在十年前的一次教育论坛上。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听说有李燕杰到场,心情都非常激动,毕竟他是一位共和国著名的演讲家,许多岁数大的人都是听着他的演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李燕杰教授出场演讲时,会场上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不带讲稿不喝水,语言流畅如诗如画,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我作为大会发言人之一,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会后李燕杰教授鼓励说我,你应当写一本书,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感悟,我亲自给你作序言。此后,就有了我的一本本拙作的出版,李燕杰教授连续为其中的三本书作了序言。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在《你活明白了吗》一书出版前,正值李燕杰教授重病住院。他是在病榻中忍受着病痛完成了这份序言的。 为了帮助我这位学生更快成长,他努力创造机会让我和他同台演讲,经常让我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还在他的文章中鼓励道: “鸿昌先生是我的好友,相识以来,由于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所以彼此之间如师如友,亦师亦友。他一贯倡导最具竞争力的教育━━智慧教育。这一点与我不谋而合。他的演讲与教学能启迪心灵,唤醒智慧。他强调,‘人生其实就是一首诗,而心灵才是这首诗的深刻意境’。‘美好人生不仅源于我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更源于主动学习中的智慧心灵唤醒’。他的文章文字清晰,如诗如画,其中许多内容都能引人入胜,并从中受到启迪。”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有幸走进全国各地的文化讲坛演讲先进文化并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有了“家道文化与幸福人生”智慧的探讨与研究,并撰写出新书《幸福的起点》,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活着,无非是两个问题:为什么活?如何活? “为什么活”是个信仰问题,它是人生的全部目标和最后归宿,也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原动力和精神支柱。无论你所追求的目标是学业目标、职业目标,还是创业成功的事业目标,其最终目标离不开追求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有起点,寻找起点需要从“家”出发。 “如何活”是个理性问题。活法不一样,人生会大不一样。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关键是如何活,人生输赢在活法,活法不同,人生会大不一样。无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还是忙碌中的大人,或是退休后的中老年人,都需要找到幸福人生的起点,都应当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李燕杰教授是一位明白了“为什么活”和“如何活”的人。他用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之路的实际行动,成为一位人生大成功者,也给他人以正能量,激励着他人也走上超越功利化成功的人生成功之路。他也是一位在家道文化熏陶中而实现了幸福人生的人。他在与祖国命运同行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幸福人生,从“家”出发:人生九级浪 李燕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清华大学师承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母亲是北平女子学院的大学生。家父的影响:博学,要有博学之志;家母的影响:博爱,要有博爱之心。 李燕杰三四岁就能在家馆中听父亲讲课。从小就接触了易经。家父的好友们不断造访,交谈,让李燕杰从小懂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于人交,久而敬之”。正是这种家文化的滋养,为李燕杰的人生发展奠定了人格基础,于是有了李燕杰教授历经人生风雨(九级浪),而走上幸福人生道路的过程。 1、有艰而无苦 李燕杰的父亲在日寇入侵之时,不给日本人干事。父亲失业,他们弟兄失学,全家老小挣扎在饥饿线上,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李燕杰六岁卖报纸,九岁当小工,十四岁到工厂当学徒工,十六七岁又到农村开荒,继而又到医院当练习生……这段经历几乎就如同高尔基在《童年》、《我的大学》中所展示的遭遇。当时由于心态平和,所以受苦而不觉苦,形成早年有艰而无苦的心态。 2、有战而无伤 解放前,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时而敌机轰炸,时而敌人袭击,在行军途中,也经常遇到一些灾祸。一些战友牺牲了,一些战友负伤了,他作为幸存者,可以说有战而无伤。而每当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就感到十分难过,同时,使他在人生中更加无怨无悔,无私无畏。 3、有灾而无难 在他七八十年的人生历程中,既遇到了水灾、旱灾,又曾赶上地震、SARS等。每当想到那些受难者,就促使他要进一步研究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合美。 “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河中风尘起,野田无生草”。智者对灾害冷静对待,战而胜之,泰然处之,这些使他懂得了“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 4、有困而无惑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解放以后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期间,一些人为了解脱自己,采用“舍车马,保将帅”的办法,给李燕杰编造谣言,使他进入“牛棚”受到非人待遇。然而他却处乱不惊,在“劳改”之中,利用夜间编了《毛主席诗词详注》、《鲁迅诗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他也从中得到锻炼、学习与提高。进而,由于他能全面分析形势,既不随波逐流,又不莽撞行事,审时度势,持盈保泰,顺天应人,化险为夷,所以能做到有困而无惑。他懂得了:涉江湖者,知波涛之汹涌。登山岳者,知蹊跷之崎岖。 5、有惊而无险 李燕杰教授这些年到过海内外680个城市,讲学期间,在卡拉奇遇到了飞机失事,在伦敦遇到车祸,他却能走出险境,继续在海外上百个城市演讲,在各种波折中他的主要体会是:身要严正,意要闲定。在他心中,气要和平,量要阔大,志要坚实。所以才能有惊无险。 6、有风而无波 他这些年在演讲中批判一些丑恶现象,也引起一些人不快,某些人一再掀起各种风波,给他编造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他都能泰然处之,行若无事,甚至公开宣布,原谅所有对不起他的人。因为他懂得即使受到伤害,也绝不忘记“仁爱”二字,特别不要忘记宽大为怀。所以在他心中有风而无波。 7、有病而无痛 最近几年,他从一个健康老人变成绝症患者,病中他一直保持平和心态,所谓“既来之,则安之”,让正气压倒邪气,用正风压倒邪风,永远保持乐观态度,向抗癌明星孟二冬学习,而且要超过人,战胜疾病,战胜生命,挑战极限,做一个抗癌英雄。即可有病而无痛。 8、有疲而无倦 他虽已到了晚年,又在病中,但能保持一种和平宁静心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仍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并能不断学习,积极工作,“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每天能带病工作十几小时而不知疲倦。最近,编了四本个人著作精选集。当看到每天的成果时,不仅有一种晚年成就感,而且乐亦在其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晚年人生的享受。 近三十年,他收到十五万封信,回信无数。一封信,一颗心,他将永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值得庆幸的是,他已在海内外演讲四千余场,在校内外教过大学生四十几个班,编书四十余种,死而无憾。 9、有老而无朽 坐集千古睿智,张扬人间正道。经常想,“穷经安有息肩日,学道方为绝顶人”。 近年,他将研易、明医、修道相结合,顺天应人,性命双修,天人合一,心物兼赅。 古人讲人生三不朽,要立德、立言、立功,但他作为参加革命近六十年的人,既是老军人、老干部,又是老教授、老专家,还是老劳模,他必须保持光荣,发扬光荣,争取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到三不朽。 二、发展人生“六度”,追寻幸福人生 李燕杰教授是一位人生科学大师。他的人生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有长度、有久度。从他身上,让他们感悟到,发展人生“六度”能让人活出幸福人生来。 1、发展人生的高度: 人生要有高度,没有高度,难有大视野。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种高度就是哲学的高度。这就要进行人生的追问,问问自己:你活明白了吗?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李燕杰教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在探索为什么活,如何活中提升了人生的高度。他认为人不仅要研究“人生观”,还要研究“人死观”,只有懂得死,才能更懂得生。他说,人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精彩而正派。正是站在人生的高度看人生,才有了他激情燃烧的一生,才有了他成为“唤醒智慧心灵的人”。 2、发展人生的深度: 人生没有深度,难有大能量。油井钻得深,喷劲才大,动力才足。这种深度就是心学的深度。提升人生深度的过程就是把“欲望我”升华为“精神我”的过程,这是一个唤醒“爱”的过程。爱是人心中最大的人生动力。爱心是成人者之慧,爱好是成才者之神,爱学是成就者之师。李燕杰教授正是在大爱中向人们传递着爱心、爱好、爱学,也向这个美丽的世界释放着正能量。 3、发展人生的宽度: 人生没有宽度,难有大格局。因为发展得宽,才可让生活美。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读书虽不能使人生变长,却可以让人生变宽,变美。听李燕杰演讲,既是对心灵的唤醒,也是对美的享受,演讲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于是有了《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智慧选择。 4、发展人生的广度: 人生没有广度,难有大智慧。因为学得广,才能博学多慧,才可以创意多,创新发展。从姜太公钓鱼到鬼谷子“先养气,后知人”;从老子的“道”到曾国藩的“路”,从哲学、科学到人文,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智者乐此不疲地“玩学习”、“玩工作”,在享受学习快乐,享受工作快乐中引领着人生,让众多听过他课,读过他书,聆听过他教诲的人也变得爱学习起来。他在评价曾国藩时特别指出:“曾国藩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他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认识到不应有门户之见,对一切有用的知识学问都要吸取,融会贯通…汉满矛盾中有相异也有相通,既有抵触,也有可容之处,在十分复杂的环境中,他做到了应时变通。” 5、发展人生的长度: 人生没有长度,难实现更大价值。只有人生活得长,经历多而又能反思的人,才可能见识更多。李燕杰教授认为,人生,是有限度的,但一个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去创造,就会让有限的人生变长。一位人生成功者的工作时间可以比别人多九成,读书时间比别人多九成,思考时间比别人多九成。这正是在延长人生的长度。人难免得病,癌症时时不在限制着人生的长度,而作为身患癌症的李燕杰教授来说,有一颗乐行、乐思、乐学的心为之伴行,他在与癌症共生存中既延长着他的生理生命,也延长着他的智慧生命。 6、发展人生的久度: 人生没有久度,难有大意义。因为经得久,经得起历史检验,才会有更大的意义。他走过世界上八百多个城市,撰写了上千万字的著作和诗篇,演讲了六千多场,在数十年的人生生涯中,用智慧点亮人们心中的灯,激励着几代人幸福成长起来。他没有高官厚禄,却有藏満书的简单卧室,正是在这里,他接待了上至高官,下至普通百姓,还有许多正在追寻幸福人生的年轻人。一个人的人生和成果,既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也要对得起子孙后代。李燕杰智慧为历史增添光彩,让后人受到启迪。 三、把握人生命运的智慧 从李燕杰的人生中,我们得到了十分有益的启迪:伴随人生成长的选择是“学习”,把握人生命运的智慧是“和谐”,创造人生精彩的感悟是“唤醒”,收获人生乐果的思索是“心态”。 1、伴随人生成长的选择:学习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环境往往是成就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关键。当我们看到别人常常是幸运者,有优越的家庭背景作依托,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作机遇时,我们却在平凡生活中面对尴尬;在被一次次否决中怀才不遇;在嫉妒、打击中遭受痛苦。当我们真的陷入这种心理“不平衡”中挣扎时,我们才发现更大的烦恼接踵而来。我们成了自己不快乐,也不能让别人快乐的人。 心态的选择取决于智慧。学习(也许是读一本震憾心灵的好书,也许是听一场生动的演讲报告,也许是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能唤醒心中的智慧。我们发现,大视野观察,能“放大”我们生存的环境空间,大环境思维,能改变我们的成功轨迹。当我们通过主动学习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用新的观念和形象激励了环境场时,环境场也会变得更和谐、更适宜我们成长。这就有了“环境场激励与激励环境场”的新理念。 人正是这样,生存环境大体一样的情况下,主动学习者总会在视野拓宽中把自己融入大环境,就有了大环境思维的意识,就有了有别于其他人的命运和成功轨迹。是“放大”了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人的意识。 读学习离不开读书,读懂人生“四部书”,就可以实现人生“四季”成长,从而获得幸福人生。这四部书就是: 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读懂孩子成长这部书,读懂家园和谐这部书,读懂人生智慧这部书 2、把握人生命运的智慧:和谐 人是宇宙大自然的产物,正象宇宙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一样,人生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和发展的人生成长系统。老少三代甚至四代人的互动成长,共生发展奏响了人生发展的生命和谐曲。 人生有四次成长过程和机会,抓住这四个过程和机会实现人生成长,就可以实现创新发展,并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之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抓住这四次机会实现人生成长的。然而,只要能从家庭文化这个起点出发,进行系统思维,实现家庭成员的共生发展,就可以获得实现人生成长与人生成功的创新发展智慧,实现人生生命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春木有“根”植根有“师” 夏火有“情”燃情有“家” 秋金有“慧”增慧有“悟” 冬水有“福”享福有“心” 把握人生命运的过程,就是读懂人生“四部书”,实现人生“四季”成长的过程。 3创造人生精彩的感悟:唤醒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而大自然是造物主按照艺术美的原则创造的。一个人即使沦落为乞丐,但只要他还有一颗感悟大自然的心,他就不会失望,他就会在学习中拓宽视野,融入大环境中思维,塑造出一个超越有形环境的“新自我”。 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一个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浩瀚宇宙,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生就是一首诗,而心灵才是这首诗的深刻意境。美好人生不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更源于主动学习中的智慧心灵唤醒。其实,学习-唤醒自己智慧心灵的过程就是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的过程。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不是简单地“复归于婴儿”的回忆,而是理解人生意义之上的超越;是消化人生苦难和面对人生厄运的自信;是智慧之秋的一种心灵升华;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人生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唤醒自己的智慧心灵的过程,就是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成功之路的过程,也是获得幸福人生的过程。 4、收获人生成果的思索:心态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发展,又不断收获的过程。也许我们没有收获名校和高分,也许我们没有收获高官或巨富,也许我们没有收获富甲一方的事业,但是,如果能收获一个老少几代人互动成长的家,只要能收获得引领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智慧,就能让我们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收获精彩,活出最好的自己来。其实,收获“不完美”才是更真实的自然。关键是如何对待人生的收获。这就要有一个好心态。 “三多-三少”智慧,能让我们活出好心态。 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少些狭隘中的拒绝; 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少些审视中的挑剔; 多些关爱中的付出,少些冷漠中的索取。 我们一定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 查看详情>> 二是对导航师进行了培训。7月12—14日组织学生成长导航站站长赴南京参观学习陶老师热线运作情况。7月17--19日举办了导航师培训8月16日召开了由57名中小学生成长导师和专家志愿者参加的业务学习研讨会交流、研讨咨询案例形成咨询规范。三是对教师志愿者进行培训。7月12日—30日在寿光市组织了第二期心理咨询师培训共有350余名各县市区教师参加了培训。 三、丰富家庭教育活动形式扩大家庭教育影响和覆盖面。 一继续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工作计划。制定并逐步推进了《2008年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工作计划》包括深入实施家长课程和教学完成本土化的队伍建设继续办好城区‚亲子共成长报告会‛开展‚第二届百名专家进农村‛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活动建立潍坊市‚亲子共成长‛家长教育总校号召社会各界联动起来为家长学校以及全市范围内的重大家庭教育活动提供各种形式的赞助等。 二举办了城区家庭教育报告会。一是4月至5月我们邀请了6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分赴各个县市区共举办了28场针对城区家长的系列报告会参加学习的家长达到37000人。二是主办针对不同行业家长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于近期启动。首场报告会针对公安系统家长于5月4日上午在潍州剧场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钱志亮教授主讲受到与会家长的热烈欢迎。三成功举办面向全市中小学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该次培训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会场全市范围内近千所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汇聚一堂参加了关于家庭教育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十几位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为近70所学校的学生家长和师生成功举办了家庭教育报告会70余场次受益家长、教师10万余人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四举办公益咨询和与单位对口服务活动。7、8月份共在世纪泰华六合广场、市政府广场举办潍坊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大型公益咨询活动6次接访案例230余个组织学生成长导师在潍坊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教育时间‛节目上现场解答学生学习困难等问题5次8月与潍坊电业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其80余名员工举办为期2天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讲座与潍柴联系为其提供家庭教育和学生成长服务正在制定方案。
  • 查看详情>> 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作为我市惠民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自成立5个月来在市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和家长素质促进全市的中小学生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创新指导家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力求贴近学生、贴近家长、贴近实际切实提高了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成效《中国教育报》8月3日整版以《谁为农家点亮希望之灯---农村家庭教育忧思录》为题长篇幅报道了我市家庭教育开展情况并对我市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充分肯定。 一、抓好中心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心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和问题学生、心理障碍学生以及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等‚八类特殊学生群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从业人员服务内容的复杂性我们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对工作人员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总要求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 一尽快制定了中心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中心的成立是我市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律可循我们在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潍坊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把服务‚八类特殊学生群体‛ 向全市家长和学生提供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协调、联系服务向社会及时提供教育部门举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信息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潍举办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普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等作为我们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工作的迅速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了理论和业务学习。为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制定了严格学习制度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党的教育理论到我市的教育政策从家庭教育的具体知识到言行举止等服务内容的基本功从理论的学习到工作的实践等我们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三积极参加“我与中心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对中心的这次征文活动我们中心的所有人员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都认真撰写了相关文章有的是工作的总结回顾有的是工作的经验体会有的是工作的切身感受等这些征文都真实地反映了前段个人的工作状况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稿件。 二、加强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建设夯实家庭教育工作基础。 一建立了我市首家家庭教育储备库。目前家庭教育中心从潍坊医学院、潍坊学院等高校聘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专家16人我们将其个人信息进行了汇总并在网站上进行了推介还发动市区各学校推荐了127名具有丰富德育工作经验和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教师作为志愿者涵盖了高中、初中、小学。7月9日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成绩公布我市组织参加考试的教师有194人合格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全市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达到261人。 二积极开展了对家庭教育主体队伍的培训。一是举办了班主任团体咨询技术培训。7月份在金宝宾馆对500余名全市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进行了团体咨询技术和班级建设培训。专门印发了《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配备要求全市所有中学都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选拔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备基本条件的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后担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