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范志礼

范志礼 暂无评分

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

讲师官网:http://fanzl.sougen.com.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范志礼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平天下从修身做起,修身从格物做起,格物从孝悌做起。明德不显,天下难平;圣教既扬,国运隆昌。人人学经典,国泰且民安。 国家要太平,社会要和谐,乃至地球要安宁,没有别的路可走,就是国学经典所指的那条路。仅此一条路。但是实在讲,现在社会上上下下都还没有找到这条路。就社会普遍状况来说,各种大小会议,有几个会把道德和经典教育放在第一位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大学》里面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明明德于天下”,就是指的天下太平、和谐社会、大同世界。“明明德”前面已经说过,就是恢复本善的人性。“明明德”的最大障碍就是私欲,是我执。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是看他学历,而是看他的我执。我执越深,层次就越低;私欲越重,层次就越低。人到无求品自高。求的少,层次相对就高,完全无求就是圣人。为什么要无求呢?道理很简单,求是没有用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求是求不到的。只要自己当下遵照大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此就够了。该得到的一样都不会少,不该失去的,一样都不会失去。对于这个道理,如果只泛泛地说,许多人大体上能接受;但要讲得那么绝对,他就不接受了。然而圣贤的道理就是绝对的,因果丝毫不爽。不是说,有时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时候善恶不一定有报,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经典就有或然性了。或然的,说不准的东西,能叫经典吗? 明德是每个人都有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能证明人人都有明德。那些犯罪分子入狱的时候,记者去采访他们,问他们犯的是什么罪,该不该这样做,他们都清清楚楚,说自己愧对父母,愧对国家。这说明他们的智慧丝毫都不欠缺,那他们又为什么犯罪呢?利令智昏。没有把欲望降服住,就昏了。虽然昏了,但是他的智慧并没有丧失。他的智慧是迷失了,而不是丧失了。
  • 2015-09-10
    查看详情>> 一个国家为什么出问题呢?一定是不恬淡虚无了,大家都是利令智昏。利益摆在面前,看不破,于是争端、腐败都来了。为什么地球生病?为什么社会风气堕落?为什么人有那么多的焦虑?不管什么问题,总根源就是不恬淡虚无。为什么不恬淡虚无?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育。《礼记》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做任何_件事情,教育要摆在第一位。怎么教呢?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国家只要把伦理道德放在第一位,这个国家就恬淡虛无。恬淡虚无了就真气从之,正气就抬头了,国家运转起来就顺畅。政令畅通很重要。政令不通就像一个人经络不通,怎么会没有问题呢?这从反面说明了,不恬淡虚无就不能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意思是领导人要做好榜样,这是最重要的。自己不做榜样,想让社会风气好是不可能的。领导人如果带头学经典,带头力行《弟子规》,带头孝顺父母,影响力一定很大,国家一定祥和。 这是有历史证据的。我们为什么叫汉民族呢?因为我们曾经有过强大的汉朝。汉朝的强大是从汉文帝开始的。汉文帝怎么治国呢?真正是无为而治。他只尽他的本分,母亲生病的时候,他白天处理好朝政,晚上衣不解带地服侍在母亲身边,三年如一日。《弟子规》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他的确做到了。现在人看了也许觉得这不像一个政治家。母亲生病了,用得着如此辛劳地服侍吗?你让宫女、太监服侍,他们哪敢有半点差错呢?你把精力都放到了家庭琐事上,还搞什么政治呢?其实汉文帝知道,这是最大的政治。
  • 2015-09-10
    查看详情>> 精进。通过自己的修为,努力向上,这是一个漫长且可持续一生的过程。禅定。一个人能静静地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想,渐渐地就能够随时如静如定。智蒽。静能生慧,只有精神上的愉悦,才能让人把天下所有人的苦难一一化解。 那么,《心经》的“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心在佛教里面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中心、核心,另一个讲的是本心、真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相,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根,也都可以成佛。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成佛,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看管住自己的心,过于妄想,过于执着,有了太多的“贪.嗔、痴、慢、疑”,得寸进尺,永不满足,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要不择手段地去得到,得不到就开始抱怨,或者是得到后开始痴迷,丢了本心,没有了自我。带着这样不纯净的心,自然不能到达佛的彼岸。观世音菩萨说“事心做佛.事心是佛”,只有心里开朗明亮,无欲无求,才能到达佛的境地。 《心经》的第一句便是“观自在菩萨”。菩萨是佛教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词,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形象。其实“观自在菩萨”是一个词,最初从梵文翻译过来是“观世音”,到了唐玄奘翻译成“观自在”,后来因为避讳和习惯的原因,“观世音”才直接被称为了“观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观音是女性,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读。观音在印度佛教系统中本是男性,传人中国时,最开始佛教的造像也是男儿,如敦煌莫高窟中菩萨的塑像有着非常明显的男性特征一胡子。到了五代时,因为《弥勒佛经》中对佛的形象是这样描绘的:不黑、不白、不胖、不瘦、不男、不女,又终身不婚,世人就依据当时的一个传说故事,将观音改成了女儿身。直至宋朝时,观音的形象就成了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样子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或者“观音菩萨”呢?从佛理的角度讲,观世音并不单纯指一个人,而是一种境界。《楞严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是“内淸修行,动静两项,了然不生”。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